无棣:吴式芬故居“尚书第”背后的故事

中秋时节,天高气爽。无棣古城,游人如织。跨入吴式芬故居正门,门内东墙上悬有一方赤底金字“进士世家”匾额,与之相对的西墙上则悬有一方蓝底朱字“尚书第”匾额,该匾右侧书“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加三级记录五次于敏中为”,左侧则书“晚生吴坛敬立乾隆叁拾玖年岁次甲午春月吉旦”。于敏中题写的“尚书第”这块额匾是赠给谁的呢?吴坛是谁?他自谦“晚生”为哪般?吴坛这位“晚生”与大学士于敏中又有哪些恩恩怨怨呢? 
于敏中为吴家大院题写“尚书第”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早春时节,无棣县城万人空巷,古朴的吴家大院高朋满座。“尚书第”额匾揭牌仪式在齐鸣的鞭炮和喧天的锣鼓声中正式举行。吴家大院的主人在众人的期盼和瞩目下,缓缓地揭去覆盖在额匾上面的红缎子——“尚书第”三个大字在春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 
“尚书第”额匾是于敏中(1714年-1780年,字叔子,江苏金坛人,状元出身,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为海丰吴氏第十三世孙吴绍诗题写的。当时,吴绍诗与于敏中同朝为官,于敏中是乾隆帝身旁的大红人,吴绍诗则被乾隆帝视为肱骨大臣。于敏中因编纂《四库全书》而闻名天下,吴绍诗则因首创《大清律例》之《名例》而闻名遐迩。 
吴绍诗(1699-1776),字二南,号蚁园,诸生,海丰吴氏十三世,海丰吴氏重心人物,吴自肃(进士,仕至山西河东道布政使司参议加一级,诰授朝议大夫,晋赠荣禄大夫、刑部侍郎,县志有传)嫡孙,官至江西巡抚、吏部侍郎加尚书衔,诰授荣禄大夫,谥恭定,谕祭葬,位极一品,国史有传。 
吴绍诗自幼聪明伶俐,6岁入家塾学习,10岁外出学经学,21岁补博士弟子,25岁随伯父吴象宽游历各地,29岁被朝廷破格选拔到刑部浙江司见习刑律,36岁当上七品小京官,在刑部办理湖广司事。至此,吴绍诗才算真正地走上仕宦之路,最终与其子吴垣、吴坛成为“海丰吴氏重心人物”,迎来了吴家号称“尚书门第”“贤宦世家”的鼎盛时代,“绍诗父子明习法律,为高宗所器。绍诗两为侍郎,垣、坛在后在郎署,特命毋相避。及绍诗移贰吏部,以坛继其后。父子相代,尤异数。”(《清史稿·吴绍诗传》) 
吴绍诗为官46年,忠君爱民,多有创举,是一位忠诚、正直的政治家、法学家,他一生谨敏始终如一,于敏中就曾经称赞他:“不赫然为名而渗入肌肤至深,比去乃益思颂之。” 
吴绍诗因在法律方面的造诣和杰出的法学才华,受到乾隆帝的器重和恩宠而成为其肱股大臣。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在给时任刑部右侍郎吴绍诗的祖父母、父母及吴绍诗本身并其妻颁发了三道诰命。其中,《刑部右侍郎吴绍诗并妻》诰命对吴绍诗褒奖有加:“奉天承运皇帝制日:修刑有典象,天道以诘奸;折狱惟良佐,秋官而展釆。爰加宏赉,用劝成劳。尔刑部右侍郎吴绍诗,素习国章,久参邦禁。廉平率属,吏无周内之风;矜恕存心,民有协中之治。禀科条于画一,扬淑问于宥三。宜沛隆恩,聿申宠命。兹以覃恩,特授尔阶资政大夫,锡之诰命。於戏!佐兹化理,崇褒允称于当官;勗尔祥刑,効绩益臻于种德。恪勤勿怠,休渥长膺。” 
吴绍诗比于敏中年长15岁,两个人私交甚厚,在京期间常在吟诗唱酬。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七十一岁的吴绍诗因政绩突出,由江西巡抚擢任刑部尚书,在回京面见皇上的途中,又被调任礼部尚书。在书法上颇有造诣的太子太保、户部尚书于敏中闻此喜讯,泼墨挥毫,亲笔题写“尚书第”三个大字赠送给吴绍诗,吴绍诗遂决定将故居——“吴家大院”更名为“尚书第”。 
五年后的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七十六岁的吴绍诗以原官职荣归故里。吴绍诗离京返乡前,时任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设宴相送,依依不舍。吴绍诗致仕当年,其妻王氏病故,王氏在临终时拉着长子吴垣、次子吴坛的手动情地说:“垣儿、坛儿,你们要为‘尚书第’这块匾额增光添彩,光前裕后,决不能丢名败姓!再则,为人做事要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德报恩’的道理,特别是要永远铭记于大人对咱家的好。你们于叔父仅有的一根独苗又早卒了,现只有一个嫡孙于德裕。今后,一旦于德裕有什么困难求助于你们,一定要鼎力相助,不可袖手旁观,更不能落井下石……”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月,乾隆东巡,吴绍诗在家人的搀扶下前往山东德州接驾。乾隆帝对吴绍诗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并感慨其忠君爱民,特加授其尚书衔,诰授荣禄大夫。不久,吴绍诗卧病不起。病重期间,他对曾长期在刑部为官的两个儿子吴垣、吴坛谆谆教诲:“为父做官四十余载,为国为民可谓鞠躬尽瘁。尔等拿朝廷俸禄,就得为国效忠,为民谋福。国法无情,尔等明晰国家律令,今后在审理案件时千千万万不能知法犯法,更不能徇私枉法,草菅人命。要切记,法永远大于情啊……”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月十七日,吴绍诗病逝故里,享年七十八岁。乾隆帝在京惊闻噩耗,难过地说了一句话:“朕失肱骨也!”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三月,乾隆帝赐碑文,对吴绍诗的一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钦赐吏部右侍郎加尚书衔谥恭定吴绍诗碑文》曰:“朕惟劳彰久事,悬车而暮景方恬;望谢老成,勒石而遗徽永播。朔扬历,无惭于官守;宜哀荣,具备夫彝章。载锡丝纶,丕光琬琰。尔原任吏部侍郎加尚书衔吴绍诗,持躬祗慎,奉职恪勤。初由论荐以升朝,果克殚精而莅事。频迁粉署,觇练习于刑章;继建朱幡,奏循良于郡首。迨监司之优擢,吏议俄闻,俾出塞以省愆,军台自效。还其旧秩,旋嘉臬事之陈;展厥长才,遂畀藩宣之寄。明允分猷于右棘,班缀贰卿,抚绥著绩于江西,节临再任。崇阶跻正,趋承则曳履。维勤薄谴,因公量授,而含香夙裕。仍佐简稽于五听,更襄衡鉴于三铨。志黾勉以殊殷,年侵寻其近耄,风标入画,曾叨赐杖偕游,云陛披章,特许投簪自适。昨者东山展义,迎銮欣寿侣之来;因令北斗依光,晋秩慰林栖之愿。谓遐龄之可卜,遽大耋之兴嗟。既轸逝以加笾,乃易名而表碣。谥曰‘恭定’,允协平生。於戏!政懋寅衷,尚忆曩修于行;已猷抒辰,告弥怀成效于安民。爰申考行之褒,用副饰终之典。辉兹幽壤,励尔后昆。” 
乾隆帝在亲赐吴绍诗碑文的同时,遣山东分守济东泰武通省驿传道李燕谕祭吴绍诗之灵,赏赐祭品羊五只、酒席十桌、烧纸二万八千张,《谕祭原任吏部右侍郎加尚书衔吴绍诗文》云:“皇帝遣山东分守济东泰武通省驿传道李燕谕祭于原任吏部右侍郎加尚书衔吴绍诗之灵,曰:‘卿列宣勤,引养遂林泉之适。耆年怆逝,徂迁廑朝宁之思。惟奉职罔懈于平时,斯予恤特施夫身后。式昭彝典,用布纶言。尔吴绍诗,志矢恪恭,材征明练。初由举所,知而入仕,遂得习其事以当官。五听惟谙,列宿著郎官之誉;一麾乃出,剖符膺郡守之荣。观察擢,而吏议旋婴;军台返,而道阶复授。再司陈臬,展其谳狱之长;洊陟总藩,畀以承流之寄。会司寇,资夫熟手,俾贰卿,晋厥新衔。洎开募府于西江,后先四载;爰接班联于北斗,春秋二官。属获谴以因公,乃量能而授职。暂令含香于画省,寻参掌禁于云厅。时阅数寒暑之间,年将跻耄耋而近。香山入会,扶杖而九老欢偕;魏阙陈情,拜章而三齐言返。逮今岁,尚迎銮泰岱;眷成劳,乃加秩尚书。方期更养,夫遐龄讵意,难淹乎寸晷。优饰终而备礼,诹彼司存缅,课绩以抒诚,悼兹人往。於戏!宣力者,兼中外职,尚有范模;服官者,逾五十年,宜承优渥。灵而弗沫,庶克来歆。’” 
吴绍诗病逝后第二年,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受吴绍诗长子吴垣(举人,仕至湖北巡抚,诰授资政大夫,赐祭葬,国史有传)、次子吴坛(进士,仕至江苏巡抚加二级,诰授光禄大夫,国史有传)之请,赐进士及第、诰授光禄大夫、经筵日讲起居注官、文渊阁领阁事、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管理户部事务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方略三通四库馆正总裁南书房供奉兼上书房军机大臣、世袭一等车骑都尉加三级于敏中拜撰《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吏部右侍郎加尚书衔赐谥恭定海丰吴公墓志铭》,详细撰述了吴绍诗之籍贯、生卒、事迹等,字里行间倾注了对老友的悼念和赞颂,其铭曰:“粹然吴公,庆贻前武。德孚行闻,以御帝所。举不失亲,自其躬兴。练达章式,莫之与朋。翱翔曹郎,逮建旌节。内外随施,挹而不竭。蹶也孰起,天子毗之。往也孰偕,邦刑司之。哲狱哀鳏,其泽世究。拜命于廷,父前子后。帝眷耆硕,恩礼始终。谓将百龄,何命不融。有炜褒纶,纳书告第。丰碑螭首,以风具位。佳城墨食,原高水清。我作铭诗,用诏厥声。” 
吴坛查抄了于敏中的家 
吴式芬故居“尚书第”额匾的敬立者晚生是谁?他就是吴绍诗的次子吴坛。“初,公(吴绍诗)之在朝廷,予数相见,间就与语,乐其人温温然。而垣、坛又先后出予门,因稔公事履甚悉。”(于敏中·《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吏部右侍郎加尚书衔赐谥恭定海丰吴公墓志铭》)于敏中曾任刑部左侍郎,他不但是吴绍诗的挚友还是吴坛的前辈。 
吴坛(1724-1780),海丰吴氏第十四世,字紫庭,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23名),历任刑部主事、郎中,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刑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苏巡抚加二级,诰授光禄大夫,国史有传。吴坛继承家学父业,对刑名法律颇有研究,乾隆帝对其评价为:“明晰律令,处事条理分明、理智得体。”吴坛任《大清律例》纂修官时,纂修《纲目》三卷,并著有清朝法制史“杠鼎”之作《大清律例通考》三十九卷,资料丰富,内容广博,考证精确,不仅对清朝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现在的司法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于敏中与吴绍诗、吴垣、吴坛父子关系不一般,他在吴绍诗生前为其题写“尚书第”,在吴绍诗死后为其亲撰墓志铭,自称“年通家眷弟”,对吴氏父子褒扬有加,“先是,公(吴绍诗)祖少参(吴自肃),既由刑部郎显。公(吴绍诗)早从黄梅君(吴象宽)习吏事,析律倾服。老辈黄梅君知其才,以是内举公(吴绍诗),及历刑部久,益精练绝人,考定新旧法式,具为规条,梳栉细密,可长用。起曹属,迄卿贰,谨敏终始如一,而诸子(吴垣、吴坛)更迭为刑官,亦皆受公(吴绍诗)教,能其职。昔周公告苏公,以式敬由狱,其后世为周司寇,声施至今。呜呼!如公(吴绍诗)者,其庶几近之矣!”(于敏中·《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吏部右侍郎加尚书衔赐谥恭定海丰吴公墓志铭》) 
吴绍诗过世四年后的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二月初八(即1780年1月14日),于敏中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六岁,乾隆帝下诏优赐恤,入祀贤良祠,谥“文襄”,归葬金坛涑渎周庄村。 
于敏中去世不久后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月,吴坛由江苏布政使擢江苏巡抚,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夙兴夜寐,治绩甚优,深受百姓拥戴,时人有赞誉曰:“虽古循吏亦蔑以加焉。”在江苏巡抚任上,吴坛奉旨查抄了尸骨未寒的于敏中家产。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月,于敏中的孙子于德裕控告其堂叔于时和侵吞其祖父在京资产,乾隆帝十分重视,传谕吴坛立即亲赴金坛,查明于时和所占于敏中家产。 
在吴坛的力办下,于敏中财产纠纷案很快审明,于时和吞占于敏中家产属实,遂将于时和所侵遗资——八万七千余两白银全部追回,酌情判给于德裕白银三万余两,余银五万七千余两全部充公,收归官府作为开挖于敏中老家金坛灌河费用,并将于时和发配新疆伊犁充当苦役。“乾隆四十五年七月戊寅,以于时和侵占于敏中财产一案,谕吴坛往金坛县查明,拨为本籍地方水利、义学等用,仍酌给于德裕养赡。己亥,浚金坛漕河。”(《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第四十六卷清乾隆(三)》)“敏中从侄时和,拥其赀回籍,德裕讼之。江苏巡抚吴坛察治,罪时和,戍伊犁。所侵夺者,还德裕三万两,馀充金坛开河用。”(《清史稿·于敏中传》)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千一百十一》记载有江苏巡抚吴坛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月追获于敏中遗产案的奏本一摺。 
奏本内容共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说的是于时和吞占于敏中家产属实:“江苏巡抚吴坛奏:臣于追获于时和到案时,即将应行质问之亲戚家人一并详细研讯。所有前在苏州、金坛查获现银五万余两及器物衣服等项,悉系于敏中遗赀。于时和乘其身故,侵占属实。臣遵旨酌给于德裕兄弟田房衣物,计可值银三万余两,以资其养赡当差。”第二个方面说的是于时和吞占于敏中家产余银留为地方公用:“查金坛地居腹里,距运河将及百里,每年所徵漕粮,不能到次兑运,由小河运送丹阳交兑。河身窄狭,从未疏浚。一遇水浅,浮送维艰。再由金坛之三里桥迤西,河道尚可通行数十里。至句容地方,有分水脊陆路一段,不能通舟。过此则系上元县属之三岔河,西通秦淮河,直达江宁府城。但陆路计七十余里,人夫挑运物件。一日不能往还,是以商民向不由此河行走。臣于五月内,亲履察勘。时当水势充满,见水路不通者止三四十里。若就现有河形,加以挑浚,则陆路无多,商民往来。尽可盘坝而过。请将于时和所占于敏中银五万七千余两,即作挑浚金坛上下漕河及句容以西河道之用。不敷,另行筹款办理。”第三个方面说的是奏请严办于时和:“又奏:于时和系于敏中堂侄,其父于文骏曾与于敏中同嗣于枋为子。受于敏中教养多年,又为捐官入仕,恩义已深,乃于于敏中故后,辄与张氏串谋,据赀回籍。又欲以异姓之张招官改嗣于氏,实属负义昧良。请将于时和发往伊犁,充当苦差。” 
乾隆帝对“于时和吞占于敏中家产属实”和“于时和吞占于敏中家产余银留为地方公用”于摺内朱批:“好。知道了。”对“严办于时和”批示为:“该部议奏。”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千一百十一》在记载江苏巡抚吴坛追获于敏中遗产案的奏本后,谕旨军机大臣:“谕:军机大臣曰吴坛奏查办于时和侵占于敏中赀产一摺,所办甚是。夹片所称请将于时和侵占于敏中名下银五万七千余两留为金坛开河之用,所办亦好。均于摺内批示。至另奏请将于时和定拟充发伊犁一摺,所有声叙于时和罪状尚未允妥。于时和身受于敏中教养成人,为之损官入仕,恩义已深,乃敢占其赀产,图归已槖,并欲令张招官改嗣于氏,已属毫无天良。且将所占财物运回家后,全行另贮一室,惟交家人收管,不许伊父开看其银两衣服,亦丝毫不以分给伊父,其昧良不孝。实为于时和此案紧要情罪,何以摺内并不声叙?业令军机大臣将此意添改入摺发钞,并著传谕吴坛知之。” 
吴坛断案历来明察秋毫,公正无私,他通过审理于敏中财产纠纷案,查明素有廉直之名的于敏中生前曾用9000两银子购买土地捐作族产,还查出苏凇粮道章攀桂为于敏中在老家建造花园之事,“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壬戌,苏凇粮道章攀桂以为于敏中修造花园革职,吴坛交部严议。”(《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第四十六卷清乾隆(三)》)进而,吴坛查明于敏中在京中及原籍家产竟值银二百万两。由于乾隆帝和于敏中个人感情甚厚,乾隆帝认为:“敏中受地方官逢迎,以已卒置不论。”(《清史稿·于敏中传》)谕示吴坛等查办官员不必去追究于敏中生前之罪。 
吴坛在金坛查抄于敏中遗赀家产后,得知徐州睢宁一带民田因黄河漫溢被淹,奏请携带白银六万两前往赈抚,再赴金沙查办大案,行船过程中突然发病,在卧榻上仍然坚持办公,频频以灾务及地方要件为念,未尝一语及家事。后来病情加重,才奏请回署调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八月十五日抵署衙,二十日遽逝,享年五十七岁。境内百姓闻此噩耗哭着说:“我吴民无福而丧我慈父母也。”吴坛归葬无棣时,吴中士民遮道哭者千里不息声,乾隆帝及朝臣亦感叹惋惜,赐进士及第、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内阁学士、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行走、《四库全书》馆总裁曹秀先在《皇清诰授光禄大夫江苏巡抚吴公墓表》中高度评价吴坛:“既殁之后,圣主每向诸朝臣悼惜之,而同官故旧常谓:‘折狱惟良,仰符天理,俯切人情,性刚直而心乎仁者,紫庭诚不可及也。’”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二月十四日,即吴坛病逝任所第四个月后,乾隆帝以吴坛克襄王事封赠其为“光禄大夫”,锡之诰命《现任江苏巡抚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二级吴坛本身妻室》中对吴坛给予极高评价:“奉玺书于中禁,位重旬宣;领节镇于外台,职司抚辑。任专锁钥,绩奏澄清。”“才本优长,躬能表率。六条秉宪,人瞻列戟。清霜百郡,承流地遍随车;膏雨特颁,庆典诞播徽章。”“厘纪振纲,资奠安于伟略;諴民饬吏,慰宵旰之深衷。罔替成劳,用终永誉。” 
赐进士及第、诰授光禄大夫、内廷供奉太常寺卿、前礼部右侍郎、提督顺天学政、经筵讲官、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钱塘倪承宽为吴坛撰文并书丹《皇清诰授光禄大夫江苏巡抚吴公暨元配解夫人继配韩夫人合葬墓志铭》,评价其:“器宇超朗,经济宏通,当大疑难,剸断生杀,神气安闲,无不迎刃解者。官内外二十年,大抵措刑为事。其间衔命出使,之楚、之豫、之秦、之闽、之蜀及山东、畿甸;轣辘星轺,罔不秉明慎之忱,布慈祥之化。手纂《律例通考》一书,自三代汉唐以洎国朝,凡有关法律之书,广为搜辑,贯以己意,著为论断,编数十年而始成。后之人读公之书,可以考公之迹,见公之志矣。”铭曰:“海岱英灵,气萃于公。应运而起,俾亮天功。帝心简在,公论攸同。鸿猷方振,何蹶而终。我摭遗事,勒铭幽宫。乐石可泐,舆论靡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昔日的“尚书第”早已更名为吴式芬故居,供游人参观游览。不过,“尚书第”三个大字历经两个多世纪风雨的洗礼仍然熠熠生辉,昭示着海丰吴氏家族曾经显赫的家世和灿烂的人文……

无棣:吴式芬故居“尚书第”背后的故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