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陈景英

传古城风韵,扬儒风传统!无棣古城喜迎媒体行!

风清水静波光照,黄绿相间正当时。秋末时节,惠风和畅,天朗气清,金秋盛景倾泻而出。11月6日上午,由中共无棣县委宣传部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的“2020聚焦‘强优富美新无棣’媒体行”于无棣古城顺利开启。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大咖们用镜头记录了这座古邑的文化蕴与秋意浓。

传古邑风韵,扬儒风传统

“鲁北首邑,北海翰苑,览胜迹气宇清淑,抱天真万象在目。”无棣古城形成于商周,发展于隋唐,繁荣于明清,海河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造就了无棣古城多元化的文化风格。2011年11月,无棣县委、县政府应广大群众的要求做出了“挖掘宣传吴式芬,促进无棣大繁荣”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了无棣古城的恢复建设工程。

无棣古城规划总面积3.1平方公里,以旅游承载文化,以文化促进旅游,遵循“存古、复古、建古”三个原则,突出“古”“水”“绿”三个特点,采用“四心四轴四区”的功能结构,将古城开发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风貌休闲区、生态园林居住区和综合商贸服务区四个功能区。

为更好的展现无棣古城风貌,各媒体大咖用不同视角进行了全方位拍摄。偶遇的小朋友,对媒体大咖的相机及航拍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光紧跟着航拍机的轨迹,他的执着也成功引起了采访团的注意。

传古城风韵,扬儒风传统!无棣古城喜迎媒体行!
传古城风韵,扬儒风传统!无棣古城喜迎媒体行!

吴式芬故居:深院锁金秋

9时30分许,媒体行一道穿过迎恩门首先来到了吴式芬故居进行参观游览。

吴式芬故居,占地7000平方米,素有“十亩治园”之誉。故居建筑格局上既具有明清时代官宦府第的宏伟气势,又有宦居园林建筑艺术情趣之美,是明清官宦府第古建筑艺术中的典型代表。

“吴式芬故居内有吴式芬纪念馆、宝砚堂、尚书第、陶嘉书屋、双虞壶斋、听雨轩等建筑。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便是纪念馆。”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采访团走进了吴式芬纪念馆。

“清代吴氏家族,以人文鼎盛称著齐鲁,有‘进士世家’‘尚书门第’‘九世朝臣’之称,享有‘四省承宣三掌节钺,九封光禄两列史晟’之美誉,其文化底蕴,社会影响广泛,被视为清朝三百年历史的缩影。”他们边走边听边用镜头寻觅着千年的文化身影。

媒体大咖们游走于吴式芬故居,用镜头记录着吴式芬故居的形与色,也用手掌感受着这座院落的历史厚重。

千年古树:古香古色古韵来

晚秋的最后一日,无棣古城已是黄肥红绿瘦。落叶缤纷,金色随处可见。行走于古邑,感受来自千年的微风吹拂。一阵风经过,轻拂枝叶与古树打了个招呼,似是我们听不懂的细语喃呢,接着便是纷纷叶落归根的飞舞。这用尽全部力气扑向树根的意念,似是千年传承而来的使命,那落了一地的,是铅华散尽生命的宁静。

采访团纷纷驻足,用镜头捕捉记录着,他们或是仰拍或俯拍,或是注目凝视,与穿越千年的时光打了个照拂。

传古城风韵,扬儒风传统!无棣古城喜迎媒体行!
传古城风韵,扬儒风传统!无棣古城喜迎媒体行!

荷花湾:城水相依 碧水灵动

为更好捕捉海丰塔的古韵及展现无棣古城全貌,各媒体大咖纷纷升起航拍机,进行了全方位的拍摄取景。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无棣古城荷花湾,因湾里自古就有荷花因此得名。荷花湾与护城河相连,与清波河相贯通,为一处活水系。现荷花湾盼恢复建设有“芙蓉桥”“古井亭”“无棣印象”等多处景点,再现了“城在水中、人在景中、城水相依、碧水灵动”的历史风貌。

清风拂湖波光闪,芙蓉叶守千年湾。潋滟湖水泛着银光,古城荷花湾的一池翠绿也早退绿衫换了金装。风过时,会传来沙哑的低吟,诉说春生秋落的万物轮回。

“荷尽已无擎天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诗似是对此时无棣古城荷花湾的最真实写照。

“菊残傲霜枝没见到,倒是见莲蓬头儿傲霜枝喽。”顺着摄影师的镜头望去,那莲蓬笔直洁净的竖立在水中,用含情的目光,注视着身下这片泛黄的荷叶。

集沙成塔碧水灵动,沧海桑田古韵犹存。采访团行走于古邑间,用镜头捕捉每一帧风景的律动,感受千年古风的喃呢,继续寻找着历史人文的印迹。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