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初,时任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安子文,中央马列学院教育长杨献珍、中纪委委员刘澜涛等领导发函给山东省委,让其帮助在境内寻找一位叫牛宝正的农民,并要求在找到后,立马送到北京。
山东省委不敢怠慢,马上着手展开调查,最后查明,牛宝正是无棣县人,因早年曾在国民党政府中任职过,解放后被划为反革命分子,被公安管制。
工作人员将情况上报后,首长马上指示解除对牛宝正的管制,并按照中央的要求,将其一家都送到了北京;随后就被安排到北京公安局工作,享受18级干部待遇。
那么,这位叫牛宝正的农民真实身份是什么呢?安子文、杨献珍、刘澜涛等领导为何要寻找他?
牛宝正生于1886年,早年曾在无棣县担任过警察队长,但后来因军阀混战,山东境内一片混乱,便辞职闲赋在家。
1931年,在朋友的推荐下,牛宝正到北平谋生,担任草岚子监狱的看守员,也就是在这里,牛宝正的人生发生了转变,成为一名革命功臣。
牛宝正到草岚子监狱谋生的同时,河北省委因叛徒的出卖,遭到严重的破坏,河北省委书记殷鉴、省委委员安子文以及刘澜涛、杨献珍等一批地下党被捕入狱;在监狱中,大家始终坚贞不屈,不透露任何党的秘密,最后都被集中到草岚子监狱关押。
虽然被关押监狱内,但殷鉴、安子文等同志并没有因此对革命失去信心,而是抱着“扛着红旗出狱”的信念,在监狱内建立党支部,继续与反动派作斗争。
牛宝正虽然是看守员,但并没有像其他同僚那样穷凶极恶,耀武扬威,大家对他的印象也还不错。
一日,牛宝正收到了山东老家的来信,称家中的母亲因病需要治疗,希望牛宝正赶紧寄钱回去;但因牛宝正只是一个普通的看守员,而且上司还经常扣响,所以也没有余钱;但为不让同僚们得知自己的窘境,便拿着纸笔来到杨献珍的监室,想请杨献珍代笔写一封家书寄回去。
在交谈中,杨献珍得知牛宝正也是出身于穷苦人家,到草岚子监狱也是混口饭吃;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杨献珍马上预感有机会将牛宝正策反。
根据监狱党支部的指示,杨献珍开始做牛宝正的工作,不仅在思想上进行开导,还拿出钱给牛宝正,帮助他渡过难关。
经过不断接触,杨献珍逐渐和牛宝正熟悉了起来;与此同时,牛宝正的思想也慢慢发生变化;他亲眼目睹共产党人在酷刑面前坚贞不屈,虽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进行答辩,牛宝正受到很大的震动,对革命者充满同情,加上在党组织的不断争取下,牛宝正最终也成为一个地下工作者。
随后,牛宝正开始利用职务之便,为监狱内的革命人士传递情报,与监狱外的党组织重新建立了联系,每到探监日时,牛宝正都会主动要求去“监视”,为双方提供保护。
进入1936年后,华北的形势十分紧张,日寇蓄势待发,准备全面侵略中国,这也使得抗日浪潮空前的高涨;因白区的干部奇缺,时任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决定采取一定的策略将草岚子监狱内的干部救出。
在牛宝正的帮助下,北方局将“要求狱中同志争取早日出狱为党工作”的指示成功传递到了监狱内。
与此同时,反动派当局为笼络人心,出台了一个政策,政治犯只要公开在报纸上发表一篇《反共启事》,就能够出狱;但监狱内的同志都不太愿意采用这种手段,因为如果登报,就等于叛变,最后大家写信给北方局,说明如果采取登报出狱的方式,那么出狱后仍然是党员,不需要审查,且这是按照上级的命令行事,日后不能追究责任。
这封信也是通过牛宝正送出了监狱;在经过中央批准后,关押在草岚子监狱的干部接连出狱,而这其中,牛宝正功不可没。
虽然牛宝正行事非常小心,但因同政治犯接触频繁,引起上司的猜疑,遂将牛宝正逮捕,但牛宝正始终不吐出实行,反动派束手无策,最后决定将牛宝正处死。
但在这紧要关头,北方局及时展开对牛宝正的营救行动,帮助其逃离虎口,但因后来形势严峻,党组织和牛宝正失去了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安子文、刘澜涛、杨献珍等当年在草岚子监狱的犯人,如今都已成为开国元勋,但他们仍没有忘记当年的监狱看守牛宝正,也就有了视频开头的一幕。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