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飞,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电影《阿飞正传》
这段电影台词拿来形容企业家是再合适不过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企业家”这三个字不仅代表着光荣与梦想,更承载着压力与责任。
一个企业家的背后是几百上千名员工,更牵扯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企业发展得越好,企业家的责任越重,这条路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歇。他们也就变得不敢病、不敢死了。
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
正如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所说, 一旦成为一名企业家,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再也不得轻松。
企业家往往承担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他们大多是工作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睡四五个钟头,最后积劳成疾还要硬撑着,不肯说一声累。
企业家背负的精神压力更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市场变幻莫测,机会转瞬即逝,每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错。长期背负的期望、压力过多,让企业家很容易患上抑郁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有1200多名企业家因为摆脱不了心理障碍而自杀身亡。
在华为创业维艰的时期,任正非“有半年时间都在做噩梦,半夜常常哭醒” ;陈天桥生重病后,坐飞机或一个人待在酒店都有濒死感;郭家学背负48亿债务,想自杀却发现自己已悲催到求死不能的地步。只因员工对他说:
如果你死了,你就把所有为了梦想而追随你的同事们都害死了。你死了,父母兄弟孩子的痛苦你想过吗?那么多帮助你的朋友的感受你想过吗?你死了,几万名员工的饭碗怎么办……
是啊,身上寄托着如此多的期望,生命早已不只是一个人的。
但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撑过这样的艰难。据统计,每逢宏观环境趋冷、出口不景气、银行收贷、民间借贷崩盘、反腐高峰,都会出现大量企业家跑路、自杀,或者遭遇暴力伤害的事件。
企业家身上的“四座大山”
企业家是刚强的,他们像大树一样庇护着所有人;企业家也是脆弱的,他们死扛着四座大山,步履沉重地向前走着。
1.处理政商关系
政商关系问题是最易导致企业死亡的原因。
中国的商业环境中存在着两种资本形态的企业,一种是国有资本,一种是民营企业。
在很多领域,国有资本都处于垄断地位,而民营企业即便做得再好,也只能“跑跑龙套”。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着“官本位”的思想,许多官员对民营企业家颐指气使,百般刁难,不扒下企业家的一层皮不罢休。尤其是公有资本参股地方大型民企的情况,这其中的权力平衡真是步步惊心,一不小心就可能万劫不复。
2.内部管理跟不上
中国有超过2000多万个中小企业,这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它们在创业初期的一切导向就是活下来,因此往往忽略了人才管理制度的建设。
很多民企的一把手都大权在握,事事亲力亲为。对创始人的严重依赖加剧了企业的风险。
3.创一代没有做好交接班
根据“新财富500富人榜”的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民营企业家占比67%。未来五到十年内,我国将有300万家民营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
但当大部分创一代开始意识到接班的问题时,时间已经不太来得及了。一般民企接班换代的最常见的模式就是选择家族内部的人接班,如新希望的刘畅、娃哈哈的宗馥莉、碧桂园的杨惠妍。但也有的二代未必愿意接班,比如曹德旺的儿子曹晖。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家选择职业经理人的接班模式,如柳传志把联想的接力棒交给了杨元庆,王石把万科交给了郁亮等等。
4.外界舆论与资本的压力
现今的资本市场下,上市企业董事长的身体状况,跟公司的股票是直接挂钩的。因此,保持健康不光是对自己和家庭的负责,也是对员工、投资人和资本市场的一种交代。
结语
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是九死一生的历险过程。没有一种向死而生的强大勇气是无法坚持走下去的。
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们能注重自己的健康,学会疏导和宽容。也希望我们的政府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和谐的政策环境,解决市场公平准入、融资难等问题,释放市场活力。
得合伙人,得天下!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