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芬,清内阁学士,从政之余,钻研金石铭文和封泥,成为独辟蹊径的金石学家,著有《捃古录》、《捃古录金文》、《封泥考略》,以吴式芬为代表的“海丰吴氏”家族是清代冠誉齐鲁的名门望族,自清代顺治至光绪,吴氏家族科甲如林,名宦辈出,且著述颇丰,家乘万卷。其文化底蕴丰厚,社会影响广泛,被视为清朝三百年历史的缩影。世称”进士世家”、”尚书门第”,素有”七侍郎、八巡抚、九封光禄、三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乾隆挥笔为海丰吴氏写下“忠贞世胄,恭定家风”八个大字。

吴式芬故居是明清时期官宦府第的典型代表。

其故居座守古城南门里西侧,旧称“尚书第”。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享有“九世朝臣,十亩治园”之美誉。故居坐西向东,一宅分两院,占地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

吴式芬故居是明清时期官宦府第的典型代表。

南院始建于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原为明代户部尚书王佑之宅弟,由吴氏十三世吏部尚书吴绍诗购置后重新扩建,现明代建筑犹存,至今已有500年历史。南院以”宝砚堂”为主体,”宝砚堂”因吴氏珍藏苏东坡”雪堂宝砚”得名。北院”尚书第”建于清康熙甲辰年(1664年),门楣上悬”尚书第”横匾,室内迎门高悬”父子进士”金匾。院内古木参天,气势古朴典雅。据专家论证,此故居既具有明清时代进士门第的宏伟气势,又有官宦府邸园林建筑艺术的情趣之美,是明清时期官宦府第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

吴式芬故居是明清时期官宦府第的典型代表。

以吴式芬为代表的清代无棣(清朝时称“海丰”)吴氏家族是“明清六大家族”之一。从清顺治帝至宣统的260余年中,吴氏家族先后有100余人为官,其中一品官6人、二品官9人,无一位贪官污吏。吴氏家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这一文化反映在从政上,就是人人爱国爱民,清正廉洁;反映在做学问上就是学有所长,著作修身。著名金石学家、封泥学家吴式芬在整个吴氏家族中学术成就最高,是吴氏家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从历史的角度看,吴氏为推动中国历史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吴氏文化对于解决当前的“官二代”、“富二代”问题也具有广泛的启示作用和教育意义。

吴式芬故居是明清时期官宦府第的典型代表。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