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尚书第”—海丰吴氏家族

吴式芬故居(尚书第)正门

在国家AAAA级景区无棣古城南门里西侧,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官宅,这就是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棣人俗称“吴家大院”的吴式芬故居。跨入故居正门,门内北墙上悬有一方赤底金字“进士世家”匾额,与之相对的南墙上则悬有一方蓝底朱字“尚书第”匾额。“尚书第”题写者是因编纂《四库全书》而闻名天下的于敏中,匾额是为吴氏家族的吴绍诗题写的。

“尚书第”三个丹色大字,历经两个多世纪风雨的洗礼,仍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昭示着“明清山东仕宦六大家族”之一的海丰吴氏家族曾经显赫的家世和灿烂的人文……

海丰吴氏家族崛起的奠基者吴自肃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海丰吴氏始祖吴士安携妻张氏从今河北省迁安市南门里千里迢迢来到无棣县东南关村,盖起了几间草房,开垦了几亩薄田,从此定居下来,子孙繁衍。

200多年后,因为一个人的出现,使以农耕为主的海丰吴氏华丽转身,这个人就是海丰吴氏家族崛起的奠基者吴自肃。

吴自肃(1630年-1712年),字克庵,号在公,海丰吴氏十一世,自幼就有惊人的才气,25岁考中举人,35岁成为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四海为官近三十年,仕至山西河东道布政使司参议加一级,诰授朝议大夫,晋赠荣禄大夫。

吴自肃能武,忠贞善战,曾经在中条山单骑诏安张化金,康熙帝美誉他:“山东人真好汉!”评价他:“真乃忠臣良将也!”

吴自肃能文,继承了他父亲吴永孕“崇儒重文”的优良品德,非常重视文化教育,被称为“东鲁名儒”“海岱儒宗”。他在江西万载县任知县五年,重兴教育,恢复学堂,亲自给诸学子讲授扶国爱民的道理,升职离任时,弟子捐建一所学堂,题匾曰“南棠岘石”。后,祀万载县名宦祠。吴自肃以云南提督学政职在云南主持乡试期间,侧重选拔寒门学子,大开读书之风气,调走时百姓夹道挽留,并为其建生祠,供奉在云南河东名宦祠中,刻石以歌颂其德。吴自肃补任山西分守河东道时,捐俸银倡修蒲州文庙,又捐俸银六百两增建郡城书院,亲自为生员考课,他病逝后,被列入山西河东名宦。

无棣“尚书第”—海丰吴氏家族

吴式芬故居父子进士厅

吴自肃是吴家第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广布德政,著作斐然,既为后人树立了忠义、仁厚的道德典范,又不断激励着吴氏后人在科场与仕途上积极进取,吴氏子孙纷纷以他为榜样,刺股悬梁,奋发读书,科甲连第,高官簪缨,四省承宣三掌节钺,九封光禄两列史晟,先后出了9名进士,20名举人,以及一品官6人、二品官9人、三品官2人、四品官5人、五品官18人、六品以下62人,素有“七巡抚八侍郎九封光禄,三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

吴自肃有五个儿子,三儿子吴象宽自幼聪颖绝伦,23岁即恩科及第,成为吴氏家族第二名进士。清军机大臣张廷玉曾为吴氏宅第题写“父子进士”金匾,赞誉吴自肃、吴象宽父子俩。

吴自肃有十个孙子,第八孙即是吴绍诗,吴自肃还以吴绍诗官获赠荣禄大夫、刑部尚书。

律学法学专家吴绍诗

吴绍诗(1699年-1776年),字二南,号蚁园,吴自肃嫡孙,吴氏十三世,仕至吏部侍郎加尚书衔,诰授荣禄大夫,谥“恭定”,谕祭葬。国史有传。

吴绍诗的学历只是一名诸生,说白了就是一个秀才。在科举取士的年代,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只有考上举人后才有机会步入仕途。一个秀才要想当官,势比登天还难。吴绍诗一步步做到巡抚、尚书,自有他过人之处。

吴绍诗25岁时,随三伯父吴象宽游历各地。29岁时,正好赶上国家破格选拔人才,通过时任湖北黄梅知县的三伯父推荐,应诏入试被录用,分配到刑部浙江司见习刑律。36岁时,当上了七品小京官,在刑部办理湖广司事。至此,吴绍诗才算真正地走上仕宦之路。

吴绍诗为官46年,忠君爱民,以“办事明练”“执法明允”,先后得到雍正帝、乾隆帝的知遇、器重和恩宠,被视为肱骨大臣。吴绍诗一生谨敏,于敏中就曾称赞他:“不赫然为名而渗入肌肤至深,比去乃益思颂之。”

吴绍诗不仅是一位忠诚、正直的政治家,还是清朝中期著名的熟知法律条文、通晓量刑断案的法律专家,并精通刑名之学,特善奏议,许多重案和紧要章奏皆出自他之手。

吴绍诗在刑部累计任职近30年,先后任过刑部主事、郎中、侍郎、尚书等职。当时,朝廷开律例馆,纂修雍正三年(1724年)以后的律法,吴绍诗充任《大清律例》纂修官,对原有律例进行逐条考证,重新编辑。在修订《大清律例》过程中,吴绍诗首创《大清律例名例》两卷,为《大清律例》修订奠定了基本框架。

《大清律例》是我国传统封建法典之集大成者,汉唐以来确立的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制度在该法典中均得到充分体现,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大清现行刑律》颁行,该律法方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废止,在香港则废于1972年。

吴绍诗《大清律例名例》为法例全书之纲领,讲读律令之门经,讲述律例之渊源、出处,若稍有歧误即全旨皆失。吴绍诗博览历代律例书籍,对各种注释、说明、目录专心研读,并整理的条理清晰、语言严谨,一年多的时间才修著完成。

吴绍诗长子吴垣,举人出身,仕至广西巡抚、湖北巡抚,诰授资政大夫,官至二品,乾隆帝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吴垣:“非建牙开府,不足展公才。”次子吴坛,进士出身,仕至江苏巡抚加二级,诰授光禄大夫,官至一品,乾隆帝对他评价为:“明晰律令,处事条理分明、理智得体。”

吴绍诗因首创《大清律例》之《名例》而闻名遐迩,他的两个儿子继承父业家学,不但精通刑律而且都曾任刑部郎官,成为清代中期的重臣与法学名家,同其父一样备受乾隆帝的器重。吴垣曾担任《大清律例名例》编校,为《大清律例》付梓精详考证。吴坛曾编著《大清律例通考》三十九卷,为清朝法制史“扛鼎”之作。

按清律,父子不能同部为官,但吴绍诗父子却是一个特例。吴坛在刑部任郎中时,吴绍诗擢刑部右侍郎,乾隆帝金口玉言:“吴坛治事明敏,吴绍诗父子可同部公干,不需回避。”不久,吴绍诗出职江西巡抚,后升任刑部尚书,吴垣由兵部特调刑部任郎中,乾隆帝对其“人稳,熟悉刑名”颔首赞赏。后来,吴绍诗转任刑部右侍郎时,乾隆帝特谕:“垣本特调,命毋回避。”一年后,吴绍诗调任吏部右侍郎,吴坛继父任刑部侍郎,吴垣为了回避胞弟调入吏部任文选司郎中,但他仍在其父手下做事,这在清代官场上是很少见的现象,可见皇帝对这个法律世家的恩宠。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崇庆皇太后八旬寿诞,乾隆帝在北京西郊香山静宜园举办了第二次“三班九老”宴游活动。吴绍诗应邀,游香山、赏红叶、品御酒、赋诗词,圣恩优渥,备极宠荣。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帝为登基五十年大庆举办了“千叟宴”,吴垣在紫禁城出席了这顿天下最豪华、最有面子的饭局。当时,乾隆帝赐酒,称赞道:“汝父当日清正,汝与汝弟皆能办事。”

吴绍诗辞世后,乾隆帝在京闻此噩耗,难过地说:“朕失肱骨也!”钦赐《吏部右侍郎加尚书衔谥恭定吴绍诗碑文》,对吴绍诗的一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安排山东分守济东泰武通省驿传道李燕论祭奉吴绍诗之灵,题赠“恭定”。于敏中拜撰《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吏部右侍郎加尚书衔赐谥恭定海丰吴公墓志铭》,详细撰述了吴绍诗之籍贯、生卒、事迹等,字里行间倾注了对老友的悼念和赞颂。无棣县署在无棣古城南门外迤西处建“吴公祠”,春秋两祭。

吴绍诗和吴垣、吴坛父子三人,因明敏司寇,迎来了吴家号称“尚书门第”“贤宦世家”的鼎盛时代。

吴坛在《大清律例通考》成书后,未及缮写进呈便病逝于任所。百余年,几将散佚。后来,吴坛嫡玄孙吴重憙承吴坛未竟之业,重新刊刻,《大清律例通考》方得以流传于世。

这个吴重憙就是吴式芬故居主人吴式芬的二儿子。

金石学家吴式芬

吴坛仅有一子吴之勷(举人,仕至湖北安襄郧荆兵备道,诰授中宪大夫,晋赠光禄大夫),吴之勷仅有一子吴衍曾(诰赠光禄大夫),吴衍曾也仅有一子即吴式芬,三世单传。

吴式芬(1796年-1856年),字子苾,号诵孙,吴氏十七世,仕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浙江学政加三级,诰授光禄大夫,赏戴花翎,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

吴式芬出生9个月后父亲去世,9岁时母亲又去世,他长期随祖父吴之勷随署就读,岁月大半消磨在舟次车辘之间,学业时进时辍,多有缺失,27岁中举人,直到40岁那一年终于“晚成大器”,修成海丰吴氏第八位进士,第二个翰林。吴式芬高中进士后,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再授职翰林院编修。随后,辗转江西、河南、直隶、贵州、陕西、浙江等地为官二十余载。

吴式芬做官,忠君爱民,清正廉明,有“贤官”之称。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吴式芬临危受命,以知府之职坐镇江西南安府筹措粮草。他从容不迫,措置裕如,为清廷取得暂时的抗英斗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任河南按察使时,奉上谕拨帑银三十万两,赈恤灾黎;在贵州布政使任时,亟筹防剿支度维艰,细加核稽,毫无滥用黎民安堵。任陕西布政使时,倡捐军饷,兼署按察使时,剿“匪”所需饷银俱预为筹备,又潼关等处各隘口添兵练勇;任浙江学政时,劝捐米石,嗣以捐助京仓海运粳米。

吴式芬做学问,艺苑鸿才,禁林硕望,有“硕学通儒”之誉。

受祖父吴之勷爱好金石收藏影响,吴式芬幼年即酷好金石文字。13岁就读黄州时,得父乙爵拓本,从此,他就与金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道光十年(1830年),吴式芬在北京诣馆供职期间,就与许瀚、叶志诜、徐松、刘喜海、李璋煜、许梿等人同观各家古器藏弆,眼界始阔。

此后的数十年里,吴式芬在各地一边做官一边多方搜求金石器物和拓本,与同好金石者切磋钟鼎碑版拓片考释,并常将自己所拓分赠诸友。后来成为吴式芬儿女亲家的翰林院编修陈介祺在《十钟山房印举自序》中写道:“吴子苾亲家所拓,每拓必分赠者,二十年遂好日笃。”

吴式芬在北京居住时,有个好邻居,这个人就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他曾赠吴式芬诗云:“子云识字似相如,记得前年隔巷居。忙杀奚童传拓本,一行翠墨一封书。”

吴式芬一生著述颇多,有《金石汇目分编》等十余部。其中,二十卷的《捃古录》按照州县编制目录,共录自商周至元代金石文18128种;三卷九册的《捃古录金文》共考释商周至元代有铭文的钟鼎彝器1329件。此两部金石学名著,对金石文著录之多和诠释之精均超过前人,为清末以来的金石学家所推崇和引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捃古录》给予极高的评价:“凡吴氏以前,各家金石并录之目,从未有如此目详且备者。”

吴式芬不但是著名的金石学家,还是封泥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他与陈介祺合撰了我国研究封泥最早的一部专著——《封泥考略》,对研究秦汉官制、地理以及秦汉篆刻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吴式芬临终前,告诫子孙:“我无所系恋,故此心常处于泰然,尔辈但读书守分,志存忠厚而已。”

引领“海丰吴氏”走向辉煌的吴重憙

吴式芬有两子五孙八曾孙,其中考取举人者3人、进士者1人,赏戴花翎的有5人,仕至一品官、二品官、三品官各1人以及四品官2人、五品官3人、六品官1人,他们继承并发扬了吴氏家族“崇儒重文,耕读而仕”的传统,文教兴家,道德传世,引领着吴氏家族一步一步走向了最后的辉煌,这其中的领军人物便是吴重憙。

吴重憙(1838年-1918年),字仲饴,号石莲,举人,吴氏十八世,吴式芬次子、晚清金石巨擘陈介祺女婿,历官直隶布政使、护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钦差驻沪电政大臣、仓场部侍郎、江西巡抚、邮传部左右侍郎、河南巡抚等要职,诰授光禄大夫,赏戴花翎。

吴重憙深受父亲的爱国情怀的影响,最后成长为晚清匡时救国的名臣。他一生在宦海漂泊四十余年,兴慈善、创实业,开自治、办西学,忧国忧民,为民谋利,为推进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吴重憙任江西巡抚时,积极创办实业。任河南巡抚时,大力推行自治,强烈抵抗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特别是他在上海任会办电政大臣期间,办了三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一是收回中国电报总局;二是赎回京汉铁路的管理权;三是参与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红十字会,声誉远播海内外,流芳千古。

吴重憙自幼受父亲严谨治学态度的影响,在金石藏书方面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为吴氏家族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尾声。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吴重憙和众多满清遗老遗少们一样退隐津门,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藏书、写书、编书、刻书,并乐此不疲。

吴重憙系统性整理、编辑、修订、印行了海丰吴氏家族明清两朝数百多年间的文章、诗词、奏本等遗书。其中,就有被世人称为吴氏“小四库全书”的《吴氏文存》《吴氏诗存》《吴氏世德录》和《吴氏试艺》等名典。

清光绪二年(1876年),袁世凯在河南陈州应试闲居期间,饮酒、驰马,还创办了“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两个文社,并免费为文雅客士供给食用,过起了诗酒文人的生活。因为袁世凯家资丰厚,有钱有闲,慷慨好施,因此有很多寒士投靠到他的门下。

当时,时任陈州知府的吴重憙,对袁世凯能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很是赏识,又加之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是他的朋友,于是作为父执的吴重憙常常劝诫袁世凯多读书,少饮酒,帮助袁世凯以荫生进学读书,并时常与其吟诗作赋,谈古论今。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有着“师生情谊”的袁世凯曾多次前往天津邀请吴重憙出任新政府官职,但吴重憙总是以各种理由婉言谢绝。袁世凯只好亲自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邀请函,极尽赞美之词。吴重憙回信袁世凯道“宫保如唔:吾年逾七十,旦夕且死,宁有心依恋利禄耶?”

袁世凯以公府顾问名义,每月按时发给吴重憙八百块银元的薪水,为吴重憙刻印吴氏“小四库全书”等名典提供了物质条件。

1915年,袁世凯搞复辟活动时,吴重憙旗帜鲜明地持反对意见,并多次劝解未果。1918年,吴重憙病逝于天津,终年81岁。后,归葬无棣吴氏祖茔。

让慈禧太后收回懿旨的吴峋

吴重憙一生育有四子,长子吴嵚诰授中宪大夫、次子吴崶诰授资政大夫、三子吴豳诰授中宪大夫,此三人个个政绩突出,赏戴花翎。吴重憙还有一个亲侄子,就是他大哥吴重周的独子吴峋。吴峋仅小吴重憙一岁,叔侄二人自幼同砚下第,情同手足。

吴峋(1837年-1892年),字庾生,号绣峰,吴氏十九世,是吴氏家族中第九名进士,也是最后一名进士,仕至礼部郎中掌湖广道监察御史加二级,诰授中宪大夫,谥“贞惠”。

吴峋才华横溢,胆识过人,他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期间,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披肝沥胆冒死上书《治河疏》,直谏治黄利害,否定了清政府在治理黄河时准备挑开徒骇和马颊两河泻洪的打算,连金口玉言的慈禧太后都不得不收回“开徒骇、马颊河,以分水势”的懿旨,一时震动朝野,挽狂澜于既倒。

清光绪九年(1883年),黄河泛滥严重,工部侍郎游百川和山东巡抚陈士杰联名上一道治理黄河的奏折,“拟开徒骇、马颊河,以分水势”的方案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首肯。

这时,身在湖北巡按的吴峋听到这事后,心急如焚,他眼前浮现出马颊河漫堤后,无棣一片汪洋的情景。他记起小时候家乡流传的一首顺口溜:马颊河像野马,千里大堤固着它。若是马颊溃了坝,神仙下凡也没法。后来,长大了的吴峋曾经对马颊河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了解到,如果马颊河开口泄洪,沿河两岸的鲁北、冀南地区的数百万亩农田将被淹没,数十万百姓将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想到此,吴峋伏案疾书,写下了洋洋洒洒千余言的《治河疏》。当时,吴峋只是一个正七品的都察院监察官员,官小言轻。因此,他在《治河疏》里是既恭顺委婉又据理力争,既引经据典、阐述利害又文字通畅、说理精透。

《治河疏》中,吴峋从《汉书·沟洫志》张戎言水性,到明臣潘季训治黄之法,及清人包世臣的水论,引用了大量的史实进行了佐证,并搬出了当年康熙帝和嘉庆帝所钦定的治黄要旨《国朝治河方略》。同时,将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钦奉上谕写入《治河疏》,又将嘉庆十五年(1810年)的治黄谕旨附在《治河疏》的后面。

吴峋不但遇事敢言而且胆大心细。在《治河疏》中从皇族的安危到百姓的生死,再从国家的大局到地方的利益等诸方面进行了精辟的论证:首先,如果把徒骇河和马颊河挑开,引黄河水向北流,北京城势必被淹,皇太后和皇上不就有生命危险了吗?其次,把徒骇河和马颊河挑开后,马颊河一旦有大量的客水涌来,沿河两岸的庆云、盐山等县一定被洪水淹没。再次,如果洪水爆发,天津成了多路客水的集中地,天津就像锅底一样被洪水包围。第四,可能造成河运和海运瘫痪,为国家和地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最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不能挑开徒骇和马颊两河。

就这样,吴峋以他的一颗赤胆忠心说服了慈禧,改变了朝廷的定见,骄纵一时的慈禧太后也不得不改弦更张,以“杜治河流弊,仿治河成规”为由,废弃根治黄河“开徒骇、马颊河,以分水势”的错误意见。

吴峋为了国家的民生大计,多次进言直谏朝庭弊症,倡言革除腐败,遭到一大批保守派和当朝权势大吏的厌恨和报复,被朝廷降职为国子监学正。不久,光明磊落的吴峋向清政府提出辞职,返回了故乡,凡地方要政,如建城垣、修书院、增膏火,无不苦心经营,惟款项奇绌。

吴崶,是吴重憙的次子,吴峋的堂弟,他步入政界后在河南供职,其时美籍传教士李立生、施道格肆意出售河南省信阳境内鸡公山土地,谋取暴利,致使英、美、法、德、日、俄等23个国家的外交官、传教士、富商巨贾相继在鸡公山上建造别墅五百多幢,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外国人垄断鸡公山后,由此引发了一场国际官司,这就是清朝末年轰动朝野、引起中外广泛关注的“鸡公山外国人租地交涉案”。时任东河同知河南候补道的吴崶义愤填膺,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慷慨陈词:“官守有责,尺地寸土何敢轻弃。”吴崶与同乡、无棣籍的河南巡抚张人骏等人,据理抗争,寸步不让,与外夷展开了系列斗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如今的鸡公山,山明水秀、泉清林翠、气候凉爽、风景幽奇、别有天地,成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每当黎明时分,似有雄鸡引吭高歌:官守有责,尺地寸土何敢轻弃……

摘自:政协无棣县委员会《爱咱家乡》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