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古城曾有一楼台掩映、古槐苍郁的景观:槎枒古树幕宫墙,宇内常存奕叶光。满地春风兼化雨,杏坛分得一枝香。描绘的乃是“古棣八景”之首的“芹泮槐荫”,即海丰学宫(无棣文庙)。
文庙,是对儒学的习称。古代的县,州,府和京城,均有文庙。无棣县志载,“文庙在县治东。元旧为学宫,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
文庙位于古城东门里北侧,西邻县衙,明清两代先后进行了16次增筑和重修,其中,以清末吴重熹捐修规模最为宏大。红墙碧瓦,翠柏绿槐,成为莘莘学子习道求经之佳地。现在恢复建设的文庙,完全遵照明清时期的规模和布局。
文庙大门东侧有一丛翠竹,昨日的雨后,绿得刺目。
临街的“万仞宫墙”照壁,不仅是文庙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最高赞誉。这道照壁象征着孔子学问的精深和德行的崇高 。
上面刻的应该是杏坛讲学图。孔子于杏坛这一开放场所传道授业,只要一心向学都可以聆听教诲。照壁两侧是两个门洞,西侧为大门。
从西门洞进,照壁内侧刻的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图。
孔子周游列国,是他生命中最为落魄的一段岁月,不但被人称作为“丧家之犬”,还曾经被围困断粮,甚至差点丢了性命。这段经历,应该是孔子最为不堪的回忆。
公元前497年,孔子从鲁国出发,开始东游。孔子离开鲁国时,曾作《去鲁歌》一首,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从55岁到68岁,用了14年的时间,走了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后被召回鲁国。孔子自卫国回鲁国途中,写下《猗兰操》一首,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猗兰操》是孔子对14年周游经历的总结,其中有对世态的失望,更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慨叹。操,操守也。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兰花的操守不也正是君子所当坚守的节操吗?
进入文庙,正对着的是棂星门。棂星相传为古代天上的文星,寓意孔子是应天上星宿降生的。棂星门其实不是门,它的形状更像窗棂,取疏通之意,表示通过此门纳天下有学之士。
从棂星门入,左右两侧为节孝祠和忠义祠,它们跟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合称为文庙“五祠”,是历任官员,当地士民最为景仰的地方。
忠义祠旁是一个小门,进去右侧是魁星阁,左侧是一排长廊,长廊的尽头是乡贤祠和名宦祠。
棂星门正对的大成门,门前的半圆形水池和中间的石桥,不知是不是“芹泮槐荫”中的泮池,泮桥。据说考中秀才的生员入学才有资格过此桥,称为“入泮”。芹泮出自《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本指水中的芹菜,借指古代学宫中的秀才。
池中的植物像是水葫芦,石栏和树枝倒映水中,无数尾鱼游戏其间,水波荡漾,倒影随之或弯曲或挺直或聚拢或分散,简直美极。
过了大成门,前面就是文庙的主建筑大成殿了。殿前两侧为东西两庑。大成殿,明称先师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为学宫主体,五楹。殿内雕梁画栋,肃穆庄严,一经迈入便油然而生景仰崇敬之心。
殿内还悬挂着李兴老师前几天讲座的条幅,李兴老师是无棣的文史学者,一向致力于无棣文化、历史的传播和宣传,值得敬重。
大成殿西侧有一棵树,应该是石榴树吧,花开得正艳,配着这青砖灰瓦,别有意境。
大成殿后是明伦堂,为古代学宫之正殿,是读书,讲学,弘道的地方。当时的文庙都是庙学合一,既是供奉、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当地的官办学校。民国元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民国六年(1917),在明伦堂设立女子初等小学。
明伦堂后是问奇堂。
空气清新,鸟鸣阵阵,文庙幽深静穆。虽不见古槐参天,松柏荫蔽,但却有草木序然,建筑庄严,隐隐间,亦能感受到厚重的人文底蕴穿越而来,朗朗的读书声久久不散......
秦辉,山东无棣埕口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崇尚自然,喜欢真实。
于《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山东文学》,
《北大荒文学》,《当代小说》,《佛山文艺》,
《扬子晚报》,《新课程报,语文导刊》
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多篇,
作品多次入选各类文学选本。
2012年出版小小说集《酒心巧克力》.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