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


《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已于2019年1月7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有关规定,现将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


一、规划目的:指导滨州市城乡建设,推动鲁北区域协同发展,支撑滨州市重塑城市空间结构,提升滨州城市功能,实现产业发展转型和城市品质升级。


二、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及山东省委省政府和滨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按照“两区一圈”总体发展要求,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解决滨州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促进滨州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期限:规划期为2018-2035年,近期2022年,远景展望2050年。


四、空间规划层次:本版总体规划分为三个工作层次。

1.市域:滨州市所辖的全部行政地域,包括滨城区、沾化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博兴县和邹平市,总面积约为9600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滨城区、沾化区和马山子镇(北海经济开发区)全域,总面积约3774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规划期内城市开发建设的集中区域,包括主城区和沾化城区两部分。①主城区范围东至东海水库,西至西海水库,南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19省道,北至济滨东高速公路。②沾化城区范围东至潮河以东约3公里,西至规划秦滨高速公路,北至荣乌高速公路,南至南外环。


五、城市发展目标

1.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环渤海湾南岸新兴增长极。

2.城市发展阶段目标:2022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初步成效。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环渤海湾南岸新兴增长极。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滨州。

六、城市性质: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渤海湾南岸的新兴制造业基地,以黄河地域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


七、城市职能:

主城区职能:高效生态经济的技术策源地和国家示范区;渤海湾南岸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辐射鲁北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完善、环境宜居宜游、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沾化城区职能:以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承载京津冀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服务功能完善的市域副中心;市域北部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八、市域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划分:

划定市域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分别占市域总面积的39.3%、46.8%、13.9%。生态空间包含生态红线,农业空间包含基本农田控制线,城镇空间等同于城镇开发边界。


九、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1.城市规划区内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以多规协调为原则,划定规划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总面积556平方公里,占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的14.7%。城镇规划和建设不得突破开发边界;按照紧凑布局、集约建设的原则,加强开发边界内集体建设用地管控。

2.中心城区开发边界:划定规划期主城区城市开发边界范围300平方公里,沾化城区城市开发边界范围94平方公里。


十、生态安全格局:

打造“三带”(沿黄河生态保护带、徒骇河生态带、小清河生态带)、多廊道(漳卫新河、德惠新河、马颊河、徒骇河、潮河、小清河)、多节点(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的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十一、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2022年,常住人口总规模为40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6%,城镇常住人口267万人;2035年,常住人口总规模为44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城镇常住人口352万人。


十二、城镇等级结构:

规划市域城镇分为“市域主中心、市域次中心、县域中心、重要城镇、普通城镇”五个等级,以“一核两极”为骨架,构建“1,2,4,7,55” 的等级体系,包括:1个市域主中心(主城区+沾化城区)、2个市域次中心(北海经济开发区、邹平市城区)、4个县域主中心(惠民、阳信、无棣、博兴县城)、7个重要城镇(魏桥镇、兴福镇、河流镇、韩店镇、碣石山镇、胡集镇和大高镇)和55个普通城镇


十三、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核,两极,三区,四轴”。一核:中心城区;两极:北海经济开发区、邹平城区两个市域次中心;三区:中部都市区、北部滨海区、南部邹平区;四轴:环渤海区域城镇发展轴、济滨东区域城镇发展轴、邹惠阳无城镇发展轴、博滨沾城镇发展轴。


十四、产业布局规划:

构筑“一核、八区、十二园、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中心城区高端产业增长极。重点提升中心城区对全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培育科技服务、金融商务、信息服务、高端生活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构建八片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培育无棣贝壳堤、惠民古城、邹平鹤伴山等三片生态文化产业区,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功能。培育滨海产业区,重点发展特色高端铝产业、海洋工程机械、海洋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临港产业,积极承接京津的高端产业功能转移。培育邹平、博兴、沾化、无棣—阳信等四片先进制造产业区,引导涉铝、食品加工、新型化工、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节能减排,严控污染、低效产业用地规模,加速吸引集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

重点打造十二大重点产业园区。引导产业向北海经济开发区、沾化临港产业园、沾化经济开发区、无棣经济开发区、阳信经济开发区、大高空港经济园区、滨州工业园区、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兴经济开发区、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经济开发区等国家、省级和区县重点产业园区集聚,提高用地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培育多处特色产业小镇。积极培育若干特色产业小镇,促进市域产业发展格局的均衡化和多元化。


十五、全域空间协调布局指引:

规划区全域空间分为城镇空间、独立产业功能空间、生态及农业空间三类。

1.城镇空间:

①中心城区。包括主城区和沾化城区两部分,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打造成为市域功能组织的核心;主城区是黄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外围包括梁才、沙河-里则、青田三个独立社区组团;加强沾化城区与主城区的功能对接,逐步实现同城化发展。

②北海经济开发区。定位:宜居宜业宜游的市域北部产业功能组织中心。空间策略:生态优先,精明增长,南北集聚。近期以高端铝产业、化工、物流等临港产业为核心,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临港产业区,远期逐步完善城市生活服务功能。深度对接海洋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开发边界规模控制在113平方公里左右。

③其他城镇。三河湖镇、杨柳雪镇、秦皇台镇、下洼镇、冯家镇、大高镇、黄升镇、泊头镇、古城镇、利国镇、下河镇和滨海镇。

2.独立产业功能空间:包括沾化临港产业园、沾化临港产业园(滨海化工园)、沾化城北工业园、滨城区煤炭物流园等。用地布局应以集中紧凑布局和资源高效利用为原则,用地选择以交通条件良好、一定条件下可进行开发建设的盐碱地、荒草地等未利用地为主;逐步引导沾化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向滨海化工园转移。

3.生态及农业空间:生态及农业空间包括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区、高效生态农业区、特色生态农业区、近海生态治理区、浅海滩涂湿地生态抚育区、海洋资源保护区、环城生态控制区、沿黄生态保护区八类区域,总规模约为2982平方公里,约占规划区总空间规模的86%,其中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为497平方公里,基本农田控制线范围为907平方公里。


十六、主城区城市规模:

近期2022年,主城区常住人口规模76.5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23.6平方公里。2035年,主城区人口规模123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41.5平方公里。远景主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40万左右,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61平方公里左右。


十七、主城区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至2035年,主城区形成“一核、三心、四轴、五片”的空间结构。

一核:环中海综合服务中心。三心:老城综合服务中心、高铁综合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四轴:黄河五路、渤海五路、黄河十二路、渤海十八路形成的“井”字型的城市功能聚集轴,城市的功能骨架。五片:主城区分为新城片区、老城片区、东城片区、滨北片区、高新片区五大片区。主城区外围形成八大特色组团:三河湖生态组团、梁才特色组团、里则-沙河特色组团、青田特色组团、魏集-胡集特色组团、杨柳雪特色组团、打渔张生态组团、农业高新区特色组团。


十八、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2035年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约1321.2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9.34%,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0.74平方米。规划打造市级综合服务主中心、市级综合服务次中心、专业化中心和居住区服务中心的“1+3+3+N”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①规划1个市级综合服务主中心,即环中海综合中心,包含市级行政办公、市级商务金融、市级文化体育功能区。

②规划3个市级综合服务次中心。老城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市级商业服务、医疗卫生职能;高铁枢纽服务中心,依托枢纽进一步集聚金融和总部服务功能;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展产业创新和智慧服务功能,承担部分科研和总部经济功能。

③规划3个专业化中心,包括白鹭湖商贸服务中心、职教中心、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形成专业化公共服务职能。

④规划若干居住区服务中心,和面向周边居住区级的综合性公共服务职能,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

十九、主城区城市道路系统:

滨州市道路系统按交通性主干路系统、生活性主干路系统、次干路及支路四个等级规划建设。

整体布局:城市骨干道路系统为“方格网”布局模式。

①交通性主干路系统对北外环路、东外环路、西外环路和南外环路进行道路快速化改造,形成滨州主城区外围交通性主干路保护圈,屏蔽主城区过境交通,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区交通的干扰。对黄河五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形成贯穿主城区东西方向的快速性通道。通过设置主辅路,控制道路沿线单位进出口的方法,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对渤海二十一路、渤海五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形成贯穿主城区南北方向的快速性通道。

②生活性主干路系统:十六横十一纵。滨北板块形成“四横两纵”的生活性主干路结构。滨城区形成“八横六纵”的生活性主干路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四横四纵”的生活性主干路系统。


二十、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2035年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1761.5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45%,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14.32平方米。主城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布局目标。

规划“一环、三带、多廊、多园”的绿地系统。一环:围绕“环城道路、环城林带、环城水系、环城景点”建设环城绿道,串联外环路的环路、环林、环水、环景。有机联系东海、北海、南海、西海、中海、蒲湖等大型公共绿地景观。三带:指藉由新立河、秦皇河、秦台河绿化景观带,建设新立河、秦皇河和秦台河滨水特色风光带。多廊:指八条横向和四条纵向贯穿城市的河流及道路绿化生态廊道。多园:指二十七个城市公园、多个社区公园和生态郊野公园。


二十一、主城区整体景观格局:

规划形成“一带、四环,三廊、多点”的景观结构体系。

一带:黄河核心风情景观带;四环:城市郊野生态本底绿环、历史文化休闲绿环、城市水系运动休闲环以及城市功能服务空间环;三廊:秦皇河、新立河和秦台河形成三条城市滨水景观廊;多点:主、次要景观节点。在各市级中心构建主要景观节点。

规划划定十二片城市风貌区,包括老城、凤凰古城2个传统风貌区,环中海、滨北、秦皇河、北海、白鹭湖、彩虹湖等6个现代城市风貌区以及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北、滨东4个特色产业风貌区。


二十二、沾化城区城市规模:

近期2022年,沾化城区规划人口规模14.5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7平方公里。2035年,沾化城区人口规模27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31.1平方公里。远景沾化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40万左右,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6平方公里左右。


二十三、沾化城区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至2035年,沾化城区形成“一廊、两核、两轴、多板块”的空间结构。

一廊:徒骇河百里生态活力廊道。两核:新城综合服务中心、老城综合服务中心。两轴:城市主发展轴、新城次发展轴。多板块:三片+八组团。三大城市片区:新城片区、老城片区、开发区片区。八大外围特色组团:思源湖湿地生态组团、丰民湿地生态组团、城北都市农业生态组团、生态运动公园特色组团、田家河休闲农业组团、恒业湿地生态组团、花家岛休闲特色组团、泊头特色组团。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